2013年全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建设局“一九七一”的工作部署,按照“一一二五一”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力而为,推动全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一二五一”的工作思路是:围绕全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目标,突出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这一主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走出去两大战略,抓好劳保金管理、精品工程创建、建筑科技推广、建筑行业培训、装饰装修管理五项工作,完善作风建设这一保障。
2013年建筑业主要工作目标:力争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8亿元,增加值162亿元,实缴税金24亿元,工程结算利润49亿元,各项指标力争全省前五位;争创“鲁班奖”或国优工程2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项,“泰山杯”奖工程10项,“鸢都杯”工程20项,市“质量诚信、用户满意”工程80个,市级以上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样板工程55个;争取关键岗位新培训1500人,继续教育培训9000人,技术工人培训5000人,技师培训800人,培训装饰装修各类人员1600人;收缴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3.8亿元。
一、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一)加大建筑市场包靠、督导和考核、通报力度。建立在建工程项目分布图,实行分片包靠,设置专职的包靠员和督导考核员,努力降低在建工程违法违规率。围绕工程合同、建设手续、资质资格、养老保障金收缴和农民工工资清欠等包靠内容,切实加大包靠力度。加强对县市区的业务督导,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督导,市专职督导考核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考核,督导采取项目推荐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督导的实效性。将建筑市场包靠督导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评价中,对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在市场管理部分增加包靠督导的内容,并加大包靠督导的权重。组建专职建筑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形成建筑市场管理专兼结合的新格局。制定我市建筑工程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行为认定办法,破解违法违规行为认定难问题。建立施工企业不良市场行为档案,对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将企业失信情况与市场准入、资质审批、评先树优、劳保金管理等挂钩,提高失信成本。以预拌商品混凝土、外墙外保温和劳务分包管理为切入点,实现二级建筑市场管理新突破,重点整治违法发包、转手倒包、资质挂靠、无证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潍坊市建筑施工合同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通知》;以住建部合同示范文本使用、现行计价依据推广、工程款拨付比例控制和企业资质、人员资格为关键点,加强对总承包合同的鉴证备案;专业承包合同先从预拌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抓起,所有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到市建筑业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备案;大力推广《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和《建筑工程劳务用工合同》示范文本。对新开工工程实行合同鉴证和中标建造师押证制度。培育合同执行规范的县市区、企业及工程项目并予以推广。
(三)加强外地进潍施工企业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外地进潍建筑业企业管理办法》,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外地进潍企业的日常监管,实施好企业信息上报、包靠督导、违法违规企业清出、投标项目建造师网上审核、中标建造师押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银行质押和预警约谈7项制度。凡未办理进潍备案的外地企业,县市区一律不准办理企业备案或项目登记。年内清出市场形象差、技术装备弱、民工工资无保证和违法违规的外地企业20家以上。
(四)不断强化农民工工资清防管理。积极探索建筑用工的改革和管理,支持规模较大的总包企业建立自有核心劳务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自有核心劳动力为主,以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输入为补充调节的企业用工管理方式。对省内外劳务输出量大的区域探索实行区域化管理模式。强化农民工工资清防措施,实行县市区属项目属地管理,市直项目实行分片负责制。落实接访首访责任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五)深化建筑行业调研分析。针对建筑行业中的体制机制、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拖欠款、对外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专题调研,为政府部门、企业等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以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建立完善建筑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建筑业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
(六)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控制总承包和商混企业数量,实行增减挂钩、总量递减。积极引导企业创先争优、资质提升,最大限度优化等级结构。鼓励企业上档升级,年内推动昌大集团特级企业晋升和寿光一建特级企业的准备工作,完成晋升总包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15家。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精、特、新的专业企业方向发展,鼓励总包企业增项兼营各类建筑专业,鼓励发展预拌砂浆、外墙外保温、电信、交通、水利等利润空间大、市场竞争相对较弱的专业企业,优化行业专业结构。支持大型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形成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房地产投资与开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支持骨干企业积极进军交通、电力、水利、市政等高端市场,提高综合施工能力,完善行业经营结构。坚决打击资质挂靠、以包代管等违规行为,吊销或降低本地企业资质25家以上。
(七)加快建筑工业化和装饰工厂化进程。鼓励支持昌大建设集团建设国家级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引导市内大型骨干施工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强强合作等方式,建立建筑工业园区和工厂化生产基地,逐步培育和发展一批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骨干装饰企业建立工厂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装饰装修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推动新建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实行菜单式全装修交房,推广运用架空地板、整体厨房、系统卫浴等装修新技术,减少现场作业环节、建筑垃圾排放和室内环境污染,提高装饰产品的综合品质。组织开发企业与装饰企业联合,实行样板房与样板设计双向引导,以此促进装饰装修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埠外市场
(八)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积极跟踪国内外投资热点,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走出去”发展,利用我市黄蓝两区的区位优势,鼓励企业在站稳省内市场的同时,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巩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重点开拓中西部潜力市场、东北、内蒙、新疆、重庆等新兴省外市场。引导有实力、有对外工程承包经营资格的企业加大境外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拓展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九)加大外出施工扶持力度。根据省局出台的有关激励政策措施,我市将出台相应的办法。对开拓外埠市场的企业,在资质和资格办证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商业模式,促进银企合作,切实增强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扩大投资在经营中的比重。对外出施工业绩达到一定规模的,在评先树优、资质晋升、人员培训、劳保金调剂补贴等政策上给予倾斜。
四、健全劳保金收拨体系,完善从业人员保障
(十)加强劳保金管理的政策宣传。加强向政府各级部门、建设系统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宣传,形成领导重视、支持,社会各界关心、理解的良好局面。与审批大厅、招标办、法规科、房产交易等部门联动,加强台账管理,完善收缴控制体系。积极参与建筑市场检查和建设工程执法检查,查处瞒缴、少缴及拖欠劳保金现象。
(十一)严格劳保金收缴拨付标准。2013年1月1日起,全市实行统一的劳保金预收标准:招标工程按中标价作为建安工程造价;未招标工程按图审确认的面积和定额办最新公布造价计算建安工程造价。积极参与建筑市场包靠督导,认真检查市直工程项目养老保障金收缴情况。探索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政府投资及重点工程项目劳保金收缴上的新路子。争取在装饰装修项目劳保金的收缴、拨付上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劳保金缓缴合同的控制和逾期款的催缴。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劳保金收缴拨付标准,实行季核季拨,杜绝少拨和应拨未拨现象。对拨付的劳保金要求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做好劳保金的保值增值。加强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调,保证劳保金的有效安全运行。
五、加强精品工程创建和科技推广,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十二)加强精品工程和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样板工程创建。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发展、项目创优搞好导向性服务,组织专家对创优工程项目给予过程指导和帮助,突出做好“鲁班奖”、国优工程、“泰山杯”、“鸢都杯”、“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示范工程等精品工程的培育、初审、推荐、审定工作。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样板工程将分设县、市两级,县级样板工程由县市区自行组织申报验收,控制市级样板工程创建数量,年内创建市级样板工程55项,其中省级样板工程15项。严格“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示范工程的验收标准,年内创出市级示范工程80个,提高其代表性和含金量。完善政策配套和激励约束机制,对荣获省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的企业给予奖励。年内聘请知名专家教授,组织4-5期施工技术人员、精品工程创建、工法、中高级管理人员、建造师等专题培训。
(十三)加大建筑科技推广应用力度。积极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重点加强新型墙材、建筑节能、绿色施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组织好“技术创新奖”、“省级工法”、“山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项目的创评工作,全年争创省级工法、技术创新奖各15个,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15项,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继续开展群众性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获奖数量争取全省前三位。从2013年起申报鲁班奖、国优工程、泰山杯奖的工程项目优先从申报的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推荐。做好《关于加强全市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广使用预拌干粉砂浆,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到2015年底全市城区基本实现“禁止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的目标。
六、提升技能培训水平,构筑人才建设高地
(十四)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快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向企业集聚。对新申报资质企业、资质晋升企业、资质增项企业开展建造师、中高级人员的培训,对现有资质总包和专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施工规范、企业管理、合同管理等培训。年内关键岗位新培训1500人,继续教育9000人,关键岗位持证率达到95%以上。
(十五)强化农民工专题培训。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持续开展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积极探索农民工教育经费统筹管理新模式,促进农民工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对技术工人的培训重点放在劳务分包企业和在建工程的劳务人员上,积极推行技术工人培训到工地的做法。加大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力度。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活动,扩大创建农民工业校规模和质量。年内技术工人培训鉴定5000人、技师培训800人。
七、夯实装饰装修工作基础,切实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十六)加强装饰市场管理,构建良好市场秩序。以政府名义出台《潍坊市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秩序。健全二次装修工程台账,加强与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环境质量检测等业务单位的协调,开工一个,检查一个;重点监管新开工100万元以上的二次装修工程,对500万以上新开工工程跟踪检查。完善装饰装修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厉查处无证、超资质等级以及非法转包、违法分包行为。严格企业资质标准,年内吊销、降低10家以上企业资质。加强对外地进潍装饰装修施工队伍的备案登记工作。制定完善《家装施工备案登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市家装市场秩序,加强与工商、物业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规范家装施工队伍和市场。
(十七)严格装饰企业监管,规范行业发展。扶持骨干企业升级,做大做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形成集幕墙、消防、电气安装、智能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装饰集团公司。加强装饰创优管理,各县市区要积极调动装饰企业的创优积极性,主要县市区年内要争创1-2项鸢都杯以上精品工程。加强装饰行业培训,年内组织一次装饰“泰山杯”奖讲座,组织有关县市区和企业到济南、烟台考察学习装饰行业管理工作,培训各类人员1600人。加大绿色装饰装修覆盖率,开展绿色装修评选,推广先进适用的装饰装修成套技术。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八)做好政策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建筑业转型发展的规划指导,研究制定扶持措施,解决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减轻建筑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指导企业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管理效能,搞好税改测算,做好“营改增”的各项应对工作。培育和发展建筑咨询、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中介机构,帮助企业提高投融资能力、盈利水平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十九)加强行业统计工作。加强与统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行业统计体系,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定期公布行业统计数据,每季度形成建筑业经济运行分析,年终发布建筑业发展报告。
(二十)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重视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高效管理团队。继续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锻炼干部。加大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在市场监管、劳保金管理、精品工程创建、资质考核、装饰装修管理、建筑科技推广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继续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理顺协会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推动协会规范、有序发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中介服务。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报: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潍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潍坊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办公室 2013年2月6日印发
|